当前位置:
首页>危废库资讯

建设危废暂存间的防渗层需要做哪些检测

发布人:山东华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7-04 15:49:48 浏览次数:1
危废暂存间防渗层的检测是确保其防渗性能达标、防止危险废物泄漏污染环境的关键环节,需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及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具体检测项目和要求如下:

一、材料性能检测(施工前)

在防渗层施工前,需对所用防渗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检测,确保材料本身符合标准要求:


  1. 渗透系数检测
    • 所有防渗材料(如黏土、高密度聚乙烯膜 HDPE、环氧树脂涂层等)需检测渗透系数,需满足:
      • 天然黏土层:≤10⁻⁷ cm/s;
      • 人工合成防渗膜(如 HDPE 膜):≤10⁻¹⁰ cm/s;
      • 其他等效防渗材料(如改性沥青、混凝土 + 防腐涂层等):需达到与上述标准等效的防渗性能。
    • 检测方法:通过实验室渗透试验(如变水头法、常水头法)测定。
  2. 厚度检测
    • 黏土层:实测厚度≥1m(压实后);
    • HDPE 膜等人工材料:实测厚度≥2mm;
    • 其他复合材料(如防渗涂料):需按设计要求检测厚度,确保均匀且不低于标准值。
  3. 材料完整性与兼容性检测
    • 检测防渗材料是否存在裂缝、孔洞、分层等缺陷;
    • 验证材料与暂存的危险废物(如酸、碱、有机溶剂等)的化学兼容性,避免因化学反应导致防渗层失效(可通过浸泡试验等方法)。

二、施工过程及完工后检测

  1. 防渗层连续性与完整性检测
    • HDPE 膜等人工膜:采用气压检测法真空检测法检查焊接接缝质量,确保无渗漏;对膜体表面进行目视检查,排查破损、划伤等问题。
    • 混凝土 + 防腐涂层:检测涂层附着力(如划格试验)、表面平整度,以及混凝土结构的抗渗等级(需符合设计要求,通常≥P8)。
    • 黏土层:检测压实度(需达到设计压实系数,通常≥0.93),避免因压实不足导致渗透系数超标。
  2. 渗透性能现场验证
    • 对完工后的防渗层进行现场渗透试验(如双环注水试验),直接测定实际防渗效果,确保渗透系数符合标准。
    • 对于液态危废贮存区域,还需进行泄漏模拟试验:通过人工注入清水或示踪剂,观察是否有渗漏至防渗层下方的情况。
  3. 辅助设施防渗检测
    • 对渗滤液收集沟、导流槽、围堰等辅助防渗设施,需同步检测其防渗层厚度、渗透系数及完整性,确保与主防渗层形成整体防渗系统。

三、定期检测与维护

危废暂存间投入使用后,需定期对防渗层进行检查和维护:


  • 每季度至少进行 1 次目视检查,查看是否有破损、开裂、鼓包、腐蚀等现象;
  • 每年进行 1 次渗透性能抽样检测(针对重点区域,如液态危废贮存区);
  • 若发生危废泄漏、火灾等事故后,需立即对防渗层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是否受损并及时修复。

总结

防渗层检测的核心是确保渗透系数达标、厚度合规、整体无渗漏,并与暂存的危废特性兼容。检测需贯穿材料进场、施工过程及使用维护全周期,具体方法需结合防渗材料类型(天然黏土、人工膜、复合材料等)选择,检测结果需留存记录并存档至少 3 年,以备环保部门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