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危废库资讯

气瓶暂存柜的防火间距标准

发布人:山东华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10-18 13:43:24 浏览次数:1
气瓶暂存柜的防火间距标准需根据气体性质、储存量及相关法规综合确定,以下为核心要求:

一、基础间距要求

  1. 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 通用标准:气瓶柜与明火、高温设备或电气火花源的间距通常不小于 10 米。若空间受限,需设置耐火极限≥3 小时的防火墙隔离,且最小间距不得低于 5 米。
    • 特殊气体
      • 乙炔:储存量超过 30m³(约 5 瓶)时,需用非燃烧材料隔离;超过 240m³(约 40 瓶)时,应建造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仓库,与建筑物防火间距≥10 米,否则需防火墙分隔。
      • 氢气:室内使用量不超过 5 瓶时,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间距≥10 米,与空调吸风口间距≥20 米。
  2. 与建筑物及其他设施
    • 甲类仓库标准:若气瓶柜存储甲类气体(如乙炔、氢气),其与周边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 GB 50016 中 “甲类仓库” 的要求,通常为 12-25 米。
    • 乙类仓库标准:存储乙类气体(如氧气)时,间距可参照 “乙类仓库”,一般为 10-20 米。
    • 其他设施:与厂内主要道路间距≥10 米,次要道路≥5 米;与铁路、架空电力线等的间距需符合 GB 50016 具体规定。
  3. 与人员密集场所
    • 气瓶柜应远离办公室、宿舍等人员密集区域,间距建议≥15 米。

二、气体分类间距要求

  1. 禁忌气体隔离
    • 氧气与可燃气体:氧气瓶柜与乙炔、氢气等可燃气体柜需分开放置,间距≥5 米,且不得同室存放。
    • 剧毒气体:需单独存放于专用柜内,与其他气体柜间距≥10 米,并配备双人双锁及泄漏监测系统。
    • 不相容气体:如氯气与氨气,需分柜存放,间距≥6 米;若在同一房间,需设置耐火极限≥0.5 小时、高度≥1.5 米的隔离墙。
  2. 空瓶与实瓶分区
    • 空瓶与实瓶区域应分隔,间距≥2 米,并设置明显标识(如红色标签表示实瓶)。

三、存储量分级控制

  1. 单柜储存量
    • 一般建议单柜存放不超过 5 瓶(40L 规格)。超过 5 瓶但≤20 瓶时,需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如增设防火墙);超过 20 瓶则需设置独立气瓶库。
    • 特殊气体
      • 乙炔:现场存储量≤30m³(约 5 瓶),超过需隔离;超过 240m³(约 40 瓶)需建二级仓库。
      • 氢气:室内使用量≤5 瓶,室外集中存放量≤20 瓶,且与其他气体柜间距≥8 米。
  2. 区域存储量
    • 若多个气瓶柜组成柜组,相邻柜体间距≥150mm,且整个区域需与其他功能区保持安全距离。

四、地方与行业标准补充

  1. 深圳市地方标准(DB4403/T 79-2020)
    • 压缩气体气瓶柜与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柜间距≥150mm,且周边 1 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
    • 易燃气体柜需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排风管应接地并引至室外安全区域。
  2. 实验室标准
    • 实验室气瓶柜内气体总量≤60Nm³(约 10 瓶 40L 钢瓶),与明火间距≥10 米,且需安装氧含量报警器。
    • 化工企业化验室气瓶间若与主建筑贴邻,需采用防爆墙分隔,且泄压面积≥建筑面积的 10%。
  3. 氢气使用规范(GB 4962-2008)
    • 氢气瓶与氧化性气体(如氧气)间距≥8 米,与空调吸风口间距≥20 米,与其他可燃气体储存点间距≥20 米。

五、合规性与例外情况

  1. 防火墙的应用
    • 若气瓶柜与建筑物之间设置耐火极限≥4 小时的防火墙,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需符合 GB 50016 的具体规定。
    • 例如,乙炔仓库与建筑物间距不足 10 米时,可用防火墙替代。
  2. 特殊场景豁免
    • 容积≤20m³ 的可燃气体储罐或≤50m³ 的氧气储罐,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可不限,但需满足通风和安全设施要求。

六、执行建议

  1. 优先遵循法规:以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SG 23《气瓶安全技术规程》及地方标准(如深圳 DB4403/T 79)为核心依据。
  2. 风险评估:对于高风险气体(如硅烷、氰化氢),需通过专项安全评估确定间距,并设置自动喷淋、火焰探测器等额外防护措施。
  3. 动态管理:定期检查气瓶柜密封性、报警系统及周边环境,确保间距符合最新规范要求。
通过以上标准的综合应用,可有效降低气瓶暂存过程中的火灾爆炸风险,保障人员与设施安全。实际操作中,建议结合气体 MSDS 和专业机构评估,制定针对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