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危废库资讯

危废暂存库耐火标准

发布人:山东华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9-23 11:15:56 浏览次数:1
危废暂存库的耐火标准需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规范,核心要求如下:

一、耐火等级与建筑结构

  1. 基本耐火要求暂存库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或钢结构 + 防火涂料保护,墙体、屋顶为不燃材料(如混凝土、钢板)。具体分类如下:
    • 甲类暂存库(如闪点<28℃的废溶剂):需一级耐火等级,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设泄爆口。
    • 乙类多层库(如闪点≥28℃的废机油):二级耐火等级,防火墙耐火极限≥4.0h。
    • 丙类库(如废树脂、油漆渣):单层丙类库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但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库需二级。
  2. 钢结构防火设计
    • 钢柱、钢梁需涂刷防火涂料,厚度根据耐火极限确定:
      • 二级耐火等级钢柱:耐火极限≥2.0h,厚型涂料厚度≥25mm。
      • 二级耐火等级钢梁:耐火极限≥1.5h,薄型涂料厚度≥3.5mm。
    • 涂层厚度需均匀,最薄处不低于设计值的 85%,并通过检测认证。

二、防火分隔与间距

  1. 防火分隔措施
    • 不同危险类别区域用防火墙分隔(耐火极限≥4.0h),墙上不得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 甲类库内每个防火分区面积≤250㎡,乙类库≤500㎡,丙类库≤1500㎡(设自动灭火系统时面积可翻倍)。
  2. 防火间距要求
    • 甲类库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间距≥30m,与民用建筑≥25m,与其他厂房≥12m。
    • 乙类库与民用建筑间距≥25m,与重要公共建筑≥50m。
    • 库内堆垛与墙、柱间距≥0.5m,通道宽度≥1.2m,确保消防救援畅通。

三、防爆与通风设计

  1. 防爆技术措施
    • 存在爆炸性气体的暂存库(如含氢气的废催化剂),需设置泄爆设施(泄爆面积比≥0.05-0.22㎡/m³),采用轻质屋顶或墙体。
    • 电气设备均为防爆型(如 Ex d IIB T4),线路穿钢管保护,接地电阻≤4Ω。
  2. 通风系统要求
    • 换气次数≥6 次 / 小时,易燃危废区增至≥10 次 / 小时,排风口设活性炭吸附装置。
    • 排风扇安装位置根据气体密度确定(如氢气排风口靠近屋顶),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四、消防设施与应急管理

  1. 消防设施配置
    • 灭火系统:甲、乙类库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丙类库配备灭火器(如 ABC 类干粉灭火器,每 50㎡至少 1 具)。
    • 报警系统: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阈值≤25% LEL)、感温感烟报警器,联动通风和喷淋系统。
  2. 应急响应机制
    • 库外设置消防沙池(容积≥5m³)、洗眼器,配备正压式呼吸器、防化服等应急物资。
    • 制定应急预案,每半年演练一次,重点模拟火灾、泄漏场景下的人员疏散和处置流程。

五、地方标准与特殊场景

  1. 济南地区要求
    • 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暂存库需满足 “四防”(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防渗层渗透系数≤10⁻¹⁰ cm/s。
    • 涉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暂存库,需符合《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 7 部分:其他行业》(DB37/2801.7-2019),废气经处理后排放。
  2. 特殊危废类型
    • 腐蚀性废物(如废酸、废碱):采用 316 不锈钢或玻璃钢材质柜体,地面涂刷环氧树脂防腐层(厚度≥3mm)。
    • 剧毒废物(如含氰化物残渣):设置双人双锁门禁系统,报警信号直接接入当地应急管理部门监控平台。

六、合规性验证与维护

  1. 建设验收流程
    • 设计阶段提交消防设计文件至当地住建部门备案,施工由具备防爆电气安装资质的单位承担。
    • 验收时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耐火极限、接地电阻、气体浓度报警功能,取得《消防验收意见书》。
  2. 定期维护要求
    • 每年检查防火涂料完整性,每 3 年重新涂刷;每半年检测气体探测器精度,及时更换老化部件。
    • 建立危废出入库台账,记录存储量、种类、时间,保存期限≥3 年宁波市生态环境局

总结

危废暂存库耐火标准以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 GB 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为核心,结合危险废物特性(易燃性、腐蚀性)确定耐火等级、防火分隔和防爆措施。企业需根据地方标准细化设计,通过智能监控与应急体系降低火灾风险,确保全生命周期合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