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危废库资讯

危废暂存间防爆空调发生故障如何处理

发布人:山东华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9-20 11:25:51 浏览次数:1
危废暂存间防爆空调故障处理需严格遵循安全优先、合规操作、专业处置原则,避免因故障引发温湿度失控、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或电气火花引燃风险。以下是分场景、分步骤的标准化处理流程:
09090

一、故障初期紧急处置(核心:切断风险源)

1. 立即停机断电,杜绝电气风险

  • 操作要点
    ① 通过暂存间外的防爆专用断电开关切断空调电源(严禁直接打开空调机身或非防爆配电箱操作,避免产生电火花);
    ② 若断电开关故障,需联系配电室切断该区域总电源,同时在暂存间门口设置 “设备故障,禁止入内” 警示标识,安排专人值守。
  • 合规依据:符合《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要求,防爆区域电气操作需避免产生电弧、火花。

2. 现场安全评估,判断风险等级

  • 必查项目
    ① 用防爆型气体检测仪检测暂存间内 VOC 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如硫化氢、氯气等),若浓度≥25% LEL(爆炸下限),立即启动暂存间防爆排风系统(独立于空调的应急排风),待浓度降至安全值(≤10% LEL)后方可进入;
    ② 检查危废包装完整性(如桶盖是否松动、有无泄漏),重点关注需控温储存的危废(如易分解的有机危废、遇热易反应的氧化剂),记录当前暂存间温湿度(若温湿度超出《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要求,需启动临时控温措施);
    ③ 确认暂存间内无明火、无静电积聚(如地面防静电接地是否完好)。
  • 风险分级
    • 低风险:仅空调停机,温湿度未超标、气体浓度正常、危废包装完好;
    • 高风险:温湿度超标(如温度>35℃或<0℃)、气体浓度异常、危废有泄漏迹象。

二、分风险等级处置流程

(一)低风险故障(仅设备停机,环境安全)

  1. 故障上报与维修申请
    • 立即向单位 “危废管理负责人” 和 “设备维修部门” 报备,说明故障设备型号、位置、停机时间,同步提交《防爆空调故障报修单》(需注明 “危废暂存间专用,防爆等级 Ex d IIB T4 Gb” 等关键参数);
    • 维修单位需具备防爆电气设备维修资质(如《防爆电气设备安装、检修、维护资格证书》),禁止委托无资质单位或个人维修(避免破坏设备防爆结构)。
  2. 维修过程安全管控
    • 维修前:再次检测暂存间气体浓度,确认安全后,维修人员需穿戴防静电服、绝缘手套,携带防爆工具(如铜制扳手、防爆螺丝刀)进入;
    • 维修中:严禁拆卸空调防爆外壳(如接线盒、电机端盖),若需拆解,需先将暂存间内危废临时转移至备用防爆暂存柜(转移时需双人操作,使用防爆转运车,符合危废转移规范);
    • 维修后:需由维修单位出具《防爆性能检测报告》,重点验证 “隔爆接合面间隙≤0.15mm、电气绝缘电阻≥10MΩ、接地电阻≤4Ω”,确保防爆性能未受损。

(二)高风险故障(温湿度超标 / 气体异常 / 危废泄漏)

  1. 临时应急控温 / 控污措施
    • 温湿度超标:
      ① 若暂存间有备用防爆空调,立即启动;若无,可放置防爆型除湿机 / 加热器(需符合区域防爆等级),同时打开暂存间通风窗(若为开放式通风,需确保室外无火源、无人员密集区);
      ② 对需严格控温的危废(如医药类危废、易挥发溶剂),用防爆叉车转移至备用暂存间(转移前需核对危废种类,避免不相容危废混放)。
    • 气体浓度异常 / 危废泄漏:
      ① 启动应急排风系统,关闭暂存间与外界连通的阀门(如废水导流阀);
      ② 泄漏危废处理:用防爆吸附棉、耐腐蚀收集桶(如 PP 材质)收集泄漏液体,严禁直接用普通工具清理;固体危废泄漏需用防爆铲转移至专用密封容器,标记 “泄漏待处置”。
  2. 多部门联动处置
    • 立即联系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若危废泄漏可能污染环境)、应急管理部门(若存在爆炸风险),同步通知危废处置单位(若需紧急转移危废);
    • 处置过程需全程记录(拍照、录像、填写《危废暂存间故障应急处置记录表》),留存备查。

三、故障修复后验收与验证

1. 设备性能验收

  • 维修单位需提供:
    ① 防爆空调维修记录(含更换部件型号、防爆性能测试数据);
    ② 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性能复检报告》(若维修涉及隔爆结构、电气系统改造)。
  • 学校 / 企业需验证:
    ① 空调运行时暂存间温湿度稳定在合规范围(通常温度 5-35℃,湿度 40%-60%,具体需符合存储危废的特性要求);
    ② 用防爆万用表检测空调接地电阻、绝缘电阻,确保符合 GB50058 标准。

2. 环境与危废状态确认

  • 再次检测暂存间气体浓度,确认无异常;
  • 检查所有危废包装,对转移过的危废重新核对台账(如 “危废名称、数量、入库时间”),确保无遗漏、无混放;
  • 清理暂存间应急处置残留物(如吸附棉、收集桶),将其按危废类别归入对应收集容器,避免二次污染。

四、事后复盘与预防措施

  1. 故障原因分析
    • 组织设备部门、危废管理部门、维修单位召开复盘会,明确故障原因(如 “设备老化”“维护不到位”“操作不当”),形成《故障分析报告》,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2. 设备日常维护强化
    • 建立防爆空调定期巡检制度:每月检查防爆外壳密封性、电气接线端子紧固性;每季度用防爆气体检测仪检测空调内部有无气体泄漏;每年委托第三方进行防爆性能全检;
    • 备用设备保障:危废暂存间需配置至少 1 台备用防爆空调(或应急控温设备),并定期开机测试(每月 1 次空载运行,确保应急时可用)。

关键禁忌与注意事项

  1. 严禁在故障未处理时,用普通空调、风扇替代防爆空调(普通电气设备在防爆区域运行可能引发爆炸);
  2. 维修人员未穿戴防静电装备、未检测气体浓度时,禁止进入暂存间;
  3. 故障处置后,需将所有记录(报修单、检测报告、应急处置表)归档至 “危废管理档案”,保存期限≥5 年(符合《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要求)。
通过以上流程,可最大程度降低防爆空调故障引发的安全风险,确保危废暂存间符合环保与安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