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危废库资讯

危化品暂存间如何隔离易爆性气体

发布人:山东华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8-26 14:44:16 浏览次数:1
危化品暂存间存储易爆性气体(如氢气、乙炔、甲烷、丙烷等),需聚焦其 “遇火源 / 静电 / 氧化剂易引发爆炸” 的核心风险,严格遵循《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 GB 17914(易燃气体存储标准)、GB 50016(建筑防火规范),从 “防泄漏、控火源、防静电、隔氧化剂” 四大维度构建全流程安全管控体系,具体规范要求如下:

一、分类存储与隔离:杜绝混合爆炸风险

易爆性气体的核心存储原则是 “与氧化剂、火源、不相容气体绝对隔离”,需通过物理分区和空间布局切断爆炸连锁条件。


  1. 气体分类与禁忌隔离
    • 按爆炸极限(下限≤10% 为一级易爆,10%-15% 为二级易爆)细分存储区,例如氢气(爆炸极限 4%-75%)、乙炔(2.5%-82%)等一级易爆气体需单独设置防爆存储间,与氧化性气体(氧气、氯气)、毒性气体(硫化氢)的存储间距≥15 米;若空间受限,需用耐火极限≥4 小时的防爆墙(填充防火岩棉)完全分隔,且两个区域的通风系统独立运行,避免气体串流混合。
    • 严禁将易爆气体与油脂、有机物(如纸张、棉布)混存,例如氧气钢瓶若沾染油脂会引发自燃,进而引爆相邻的乙炔气瓶,需在存储区入口设置 “严禁携带油脂” 标识及脱脂检查点。
  2. 专用存储区域设计
    • 独立防爆结构:易爆气体存储间需为单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体(厚度≥240mm)、防爆轻质屋面板(抗爆压力≥0.15MPa),门窗为防爆甲级玻璃窗(厚度≥12mm),开启方向向外(避免爆炸时向内泄压);地面采用不发火混凝土(添加金属骨料),防止摩擦产生火花。
    • 分区标识与警示:存储区入口悬挂《易爆气体安全周知卡》,标注气体名称、爆炸极限(如 “氢气:4%-75% V/V”)、点火源控制要求;存储架用黄色油漆标注 “易爆气体专区”,每个气瓶贴有反光标签(注明气体种类、充装日期、下次检验时间),严禁混放不同种类的易爆气体(如乙炔与丙烷虽同属易爆,但乙炔遇铜会生成爆炸性乙炔铜,需单独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