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暂存库定制>预制舱

大型预制舱

发布人:山东华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6-14 16:49:31 浏览次数:1
  1. 67787
  2. 预制舱整体设计
  • 防火防爆:预制舱的设计必须严格满足防火和防爆要求。舱体采用不燃性材料构建,如防火等级达到 A 级的金属夹芯板,其芯材为难燃或不燃材料,能有效阻止火势蔓延,降低爆炸风险。对于储存如废有机溶剂这类易燃危废的预制舱,屋顶应设置轻质泄压结构,当内部压力异常升高时,可及时泄压,减轻爆炸冲击对舱体及周边环境的破坏 。
  • 防泄漏与防腐:舱体内部地面和裙脚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防渗膜、耐腐蚀混凝土等坚固且防渗性能优越的材料铺设。地面坡度不小于 2%,并设置导流沟与收集池,裙脚高度不低于 15 厘米,确保一旦危废泄漏,液体能迅速通过导流沟汇集到收集池,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若储存废酸碱液等腐蚀性危废,舱体的墙面、地面及储存容器需进行特殊防腐处理,如喷涂耐酸碱的重防腐涂层,涂层厚度、附着力等性能指标需符合相关行业标准,以延长设施使用寿命,保障危废存储安全。
  • 结构强度与稳定性:预制舱应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以承受运输、安装过程中的外力作用以及日常存储时可能面临的自然环境影响,如强风、暴雨等。舱体框架采用高强度钢材焊接而成,焊接工艺需符合相关标准,确保焊缝质量可靠,无虚焊、漏焊等缺陷。同时,进行结构力学计算,合理设计舱体的支撑结构与布局,保证在各种工况下预制舱的稳定性。对于可能存在地震风险的地区,预制舱还需按照当地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采取增加抗震连接件、加固舱体与基础连接等措施,提高抗震性能 。
  1. 内部布局与设施安装
  • 功能区域划分:依据危废种类和特性,对预制舱内部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域划分。设置专门的存储区,如废弃光伏组件存储区可配备定制的货架,采用分层设计,确保组件存放稳固,避免相互挤压导致破碎;废酸碱液、废有机溶剂等液体危废存储区,配备耐腐蚀的储罐或容器,并设置防泄漏托盘,防止液体泄漏外流。同时,划分出操作区,用于危废的装卸、检验等操作;设置监控区,安装各类监测设备的控制终端,便于工作人员实时掌握危废存储状况 。
  • 设施安装规范:舱内所有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必须采用防爆型,如防爆配电箱、防爆荧光灯等,其防爆等级应符合相关危险区域划分的要求,防止因电气火花引发危废燃烧或爆炸事故。通风设备同样采用防爆型,且安装位置应经过合理设计,确保通风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危废挥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浓度。通风口设置过滤装置,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防止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各类监测报警装置,如危废泄漏监测装置、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报警装置等,应安装在易于检测和维护的位置,保证其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二)安全设施配置
  1. 消防设施
  • 灭火设备选型与布置:根据预制舱内储存危废的危险特性,精准选择灭火设备。在储存废有机溶剂等易燃液体危废的预制舱,设置泡沫灭火系统,如自动泡沫灭火装置,其喷射强度、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等参数需根据舱体容积和危废存储量进行计算确定,确保能有效扑灭火灾。同时,配备足量的干粉灭火器,按照相关标准,每 50 平方米至少配置 4 具 4 公斤及以上的 ABC 类干粉灭火器,并放置在明显且易于取用的位置。对于整个暂存库区域,包括各个预制舱,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均匀分布,保证无监测盲区,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联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
  • 消防系统联动与控制: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联动机制,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到火灾信号后,能迅速联动舱内的灭火设备启动灭火,同时关闭通风系统,防止火势借助空气流动蔓延。消防控制室可与总控室合并设置,实现对整个暂存库消防系统的集中控制与管理。消防系统具备自动、手动、远程控制等多种操作模式,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消防系统能够可靠运行 。
  1. 通风与净化设施
  • 通风系统设计:预制舱内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顺畅。通风量根据舱体容积、危废挥发特性等因素进行计算确定,一般要求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少于 6 次。采用防爆型风机,风机数量和功率合理配置,排风口至少设置上下各 1 处,避免产生气流短路,使舱内空气形成良好的对流。通风装置可靠接地,防止静电积聚引发安全事故 。
  • 净化设施配置:对于可能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预制舱,如储存含有毒挥发性物质危废的舱体,配备空气净化设备,如活性炭吸附装置、光催化氧化设备等。净化设备的处理能力应与舱内有害气体产生量相匹配,确保排出的气体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
  1. 监测报警设施
  • 泄漏与气体监测设备:安装危废泄漏监测装置,采用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储存容器内危废的液位、压力变化,一旦出现泄漏,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布置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报警装置,针对不同类型的有害气体,如废有机溶剂挥发产生的有机废气、废弃光伏组件可能释放的重金属蒸气等,选择相应的传感器,如 PID 光离子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等,监测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具备声光报警功能,并能将报警信息传输至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可通过监控系统及时掌握危废存储状态 。
  • 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监测报警设施配备完善的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生成历史数据报表、趋势曲线等,便于工作人员了解危废存储状况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系统具备数据存储功能,存储时间不少于 1 年,以便后续查询和追溯 。
  1. 防扬散、防流失设施
  • 围挡与覆盖措施:在预制舱周围设置高度不低于 1.8 米的围墙或围挡,围挡采用坚固的材料制作,如金属栅栏、混凝土围墙等,防止危废因外力作用(如大风)扬散到舱外。对于露天堆放的危废,如暂时无法进入预制舱存储的废弃光伏组件等,采用覆盖防尘网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防尘网的目数、强度等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
  • 应急收集与清理设施:预制舱内配备应急收集与清理设施,如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吸附棉、蛭石等)、收集桶、扫帚、拖把等。一旦发生危废泄漏,可迅速使用吸附材料对泄漏液体进行吸附,并用收集桶收集,防止泄漏物扩散。清理工具用于清理残留的危废和吸附材料,确保舱内环境整洁,降低安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