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危废库资讯

常见的化学危险品有哪些?

发布人:山东华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09-28 16:15:38 浏览次数:1
常见的化学危险品主要依据GB 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 分为 8 大类,核心是按 “爆炸、易燃、毒害、腐蚀” 等关键危险性划分,以下是各类别及典型常见示例:

1. 爆炸品:受外力易发生剧烈爆炸

  • 类别定义:在外界作用(如撞击、加热)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爆炸的物质。
  • 常见示例
    • 工业 / 实验室用:硝酸铵(化肥原料,也用于炸药制造)、TNT(三硝基甲苯,军用 / 工业炸药)、黑火药(硫磺 + 硝酸钾 + 木炭混合物)。
    • 日常相关:烟花爆竹(含黑火药、烟火药)、雷管(爆破用起爆器材)。

2. 易燃液体:易挥发、遇火易燃

  • 类别定义:闪点≤93℃的液体,易挥发形成可燃蒸气,遇明火、高温易引发燃烧或爆炸。
  • 常见示例
    • 低闪点(≤-18℃):乙醚(实验室溶剂)、乙醛(化工原料)。
    • 中闪点(-18℃~23℃):乙醇(酒精,实验室 / 医用)、甲醇(工业酒精,严禁饮用)。
    • 高闪点(23℃~93℃):柴油(燃料)、乙酸乙酯(实验室萃取溶剂)、油漆稀料(香蕉水)。

3.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 类别定义:易被点燃、或自身易发热自燃、或遇水会反应放热 / 产气的固体。
  • 常见示例
    • 易燃固体:红磷(火柴头原料)、硫磺(化工原料,易点燃)、萘(卫生球主要成分)。
    • 自燃物品:黄磷(白磷,暴露在空气中易自燃,需保存在水中)、油纸(堆积久易自燃)。
    • 遇湿易燃物品:金属钠(遇水生成氢气并放热,引发燃烧)、碳化钙(电石,遇水生成乙炔气体,可爆炸)。

4.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助燃 / 易分解爆炸

  • 类别定义:能提供氧气助燃,或自身易分解产生高温、爆炸的物质。
  • 常见示例
    • 氧化剂:高锰酸钾(实验室氧化剂,与有机物混合易燃)、氯酸钾(制氧原料,受热易分解爆炸)、过氧化氢(双氧水,高浓度≥30% 为危险品,易分解)。
    • 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增白剂,超过温度易分解爆炸)、叔丁基过氧化氢(化工氧化剂)。

5. 毒性物质:对人体有毒害(急性 / 慢性)

  • 类别定义:进入人体后能破坏生理功能,导致中毒、伤残甚至死亡的物质。
  • 常见示例
    • 剧毒(少量即致命):氰化钾(实验室试剂,0.1g 即可致死)、汞(水银,温度计内物质,慢性中毒)。
    • 有毒(长期 / 大量接触有害):甲醛(装修污染物,致癌)、苯(油漆溶剂,损害造血系统)、砷化物(砒霜,三氧化二砷)。

6. 腐蚀性物质:破坏皮肤 / 金属,易引发二次伤害

  • 类别定义:能腐蚀人体皮肤、黏膜,或腐蚀金属设备,且可能伴随放热、有毒气体的物质。
  • 常见示例
    • 酸性腐蚀品:硫酸(实验室强酸,脱水 / 腐蚀,遇水放热)、盐酸(工业除锈剂,挥发刺激性气体)、硝酸(强氧化性 + 腐蚀性)。
    • 碱性腐蚀品:氢氧化钠(烧碱,实验室 / 工业用,腐蚀皮肤)、氢氧化钾(强碱,用途类似烧碱)、氨水(挥发氨气,刺激黏膜)。

7. 放射性物质:释放辐射,危害人体组织

  • 类别定义:能自发释放 α、β、γ 射线,长期接触导致辐射病、癌症的物质。
  • 常见示例
    • 工业 / 医疗用:钴 - 60(放疗设备源)、碘 - 131(甲状腺治疗用)、铀 - 235(核燃料原料)。
    • 注意:日常场景极少接触,主要用于核工业、医疗放疗等专业领域。

8. 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其他未归类的危险品

  • 类别定义:具有其他危险性(如刺激性、敏感性),无法归入上述 7 类的物质。
  • 常见示例
    • 锂电池(如手机 / 电动车电池,短路易起火爆炸)、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大量存储易导致窒息)、喷雾剂(如杀虫剂,压力罐遇热易爆炸)。

总结

常见化学危险品的核心风险集中在 “燃、爆、毒、腐” 四类,日常或实验室中接触最多的是易燃液体(如乙醇)、腐蚀性物质(如硫酸)、氧化剂(如高锰酸钾) ,需根据其危险性选择专用存储柜(如黄柜存易燃、蓝柜存腐蚀),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 **《常见化学危险品分类与安全提示表》** ?表格会包含类别、典型示例、核心风险及应急处理要点,方便你快速查询和日常安全管理。